一、当选首批岐黄学者
2018年12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经推荐部门推荐、网上初选、会议遴选、现场答辩、人选公示等程序,确定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岐黄学者名单,刘维教授当选。
为推进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旨在通过遴选百名岐黄学者和10名中医药首席科学家,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壮大支撑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
二、我院刘维同志获评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日前,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结果的通知》(国卫人发〔2017〕52号),我院刘维同志获评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三、教学成就
1.教学方法
实施研究生、本科生教学改革的研究-讨论式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学,制定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培养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特点,对本科生加强形象直观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增加见习次数,采用床边教学,使学生对本科室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使临床与教学结合更为紧密,加强对实习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每周进行1次专题讲座;注重博士生和硕士生加强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加强中医经典的学习,开展读经典活动;对进修生主要以病房收治患者配合讲座形式教学,对进修生进行入科、出科考核,保证进修学习质量,进修结业后进行跟进联系,通过网络会诊等手段进行学术支持,促进和培育风湿病专科的建立和发展。
2.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刘维教授高度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90年代科室初建时,团队成员以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为主,现已成为博士为主、硕士为辅的优秀团队,已顺利出师第六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培养完成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天津市青年医学新锐人才1人。团队成员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2年)、树兰医学青年奖(2021年)、全国抗击肺炎先进个人奖(2020年)、天津市人民满意好医生(2020年)、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先进个人”表彰(2020年)2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疫情防控表现突出奖(2020年)、苏州市姑苏人才(2022年)、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杰出青年人才(2019年),团队成员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一等奖5项,主持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天津市教委课题等8项,科研经费超千万。
3.师承教育带徒经历
天津中医药大学首批“名医师带徒”导师,天津市河西区“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江西省广丰县“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研修项目”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四、痹病专科建设成就
1、领衔专风湿病重点科建设,牵头诊疗方案制定工作
带领团队发展壮大本专科,2007年起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成风湿病重点专科,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燥痹”协作组组长,带领北京广安门医院、上海龙华医院、上海岳阳医院等在内的十余家单位,查阅大量古籍及现代研究证据,规范了燥痹(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病名,制定诊疗方案,实施多中心临床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燥痹中医临床路径,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对外发布的重点专病临床路径之一。
2、牵头中医、中西医结合标准制定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反应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未分化关节炎等内科疾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中医药“治未病”标准制定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狐惑病的中医药诊疗标准制定项目,已完成了狐惑病(白塞病)的中医药标准化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临床验证、专家论证和定稿工作;2019年,主持完成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2项《成人斯蒂尔病临床诊疗指南(T/CACM 1163-2019)》、《反应性关节炎中医疾病诊疗指南(T/CACM 1164-2019)》已完成、向社会发布;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风湿免疫药物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主持完成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团体标准《痛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TCAIM 004-2021)》、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青藤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用药指南(T/CACM 1377-2022)》2022年已完成发布。所制定指南多次在国家继教项目、全国及各省份年会进行推广宣讲,得到全国各地专家充分认可,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此外,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完成了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标准化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的制修订工作,提升了本专科工作水平。
五、科研成就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风湿免疫病学、临床药理学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充分运用中医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及科研技术方法,将风湿免疫病等内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及药理学、药效学等研究思路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疾病因机证治规律相结合,同时从临床试验和基础实验两方面探索中药的抗炎免疫药理作用、增效减毒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案、疗效评价体系,由此形成了一套思路明确的科研顶层设计。
完成“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痹病学“重点学科”单位的建立,领衔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并已顺利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中医药科研课题。
重点研究方向有:方向一,类风湿关节炎因、机、证、治规律研究;方向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药减毒增效方案及机制研究;方向三,干燥综合征中医证侯分布规律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方向四,从毒论治痛风及其重要并发症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方向五,风湿病中医药标准化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与推广
1、承担科研课题
完成“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痹病学“重点学科”单位的建立,领衔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并已顺利完成8项国家级、省部级中医药科研课题,目前主持在研课题6项。
研究方向一相关课题: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方案优化及决策平台构建(2018YFC1705201),2018-2022年;(项目负责人)
(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项目:解毒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调控体系的干预作用,2014-2016年;(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Seprase调控体系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解毒通络法对其的干预机制,2013-2016年;(项目负责人)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课题: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证规律与综合治疗方案研究,2013-2016年;(项目分中心负责人)
(5)天津市高校科技发展基金立项课题:风湿正痛丸对类风湿关节炎粘附分子的影响,2008-2013年;(项目负责人)
(6)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拓新工程”基金科研项目:免疫调节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2008-2010年;(项目负责人)
(7)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解毒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KLF -FRP调控体系的干预作用,2007-2010;(项目负责人)
(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项目:基于二次临床研究的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评价,2006-2009年;(项目负责人)
(9)天津市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HCgp-39调控机制研究,2006-2009年;(项目负责人)
研究方向二相关课题:
(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研究,2013-2014年;(项目分中心负责人)
(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扶正解毒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响,1997-2000年;(项目负责人)
研究方向三相关课题:
(12)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燥痹(干燥综合征)临床验证方案,2009-2012年;(项目负责人)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干燥综合征中医和民族医症候要素调查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2020MZ319-350601),2020-2022年(项目负责人)
研究方向四相关课题:
(14)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从毒论治”痛风及其重要并发症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项目(22KPXMRC00180),2022-2024年
(1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巨噬细胞焦亡在痛风病理中的作用及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法对其的干预机制(81673927),2017-2020年;(项目负责人)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法中药干预巨噬细胞自噬环路治疗痛风急性期炎症的作用机制,2021-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17)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法内外合治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2015092),2015-2017(项目负责人)
研究方向五相关课题:
(1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反应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研究,2015年;(项目负责人)
(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成人斯蒂尔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研究,2015年;(项目负责人)
(1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免疫系统紊乱中医“治未病”临床方案标准制订研究,2015年;(项目负责人)
(1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白塞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研究,2013-2014年;(项目负责人)
(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痛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研究,2013-2014年;(项目分中心负责人)
(2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项目: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规范化及疗效评价研究,2006-2009年;(分中心负责人)
2、科技成果鉴定7项
(1)项目名称:“从毒论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机制及临床实证”,时间:2020年,登记号:津20200965
(2)项目名称:干燥综合征中医证侯分布规律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时间:2020年,登记号:津20200964,;
(3)项目名称:解毒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时间:2022年,登记号:津20221329
(4)项目名称: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时间:2004年,登记号:津20040362;
(5)项目名称:扶正解毒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时间:2005年,登记号:津20050213;
(6)项目名称: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HCgp-39调控机制研究,时间:2010年,登记号:20100330;
(7)项目名称: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诊疗及评价体系研究,时间:2010年,登记号:20100331。
六、学术思想——毒痹论(同前,无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