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静远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冠心病)执行负责人、教育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带头人。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批天津市海河医学学者。
目前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等职。
先后主持“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中医药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译文4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4部。主持制定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诊断建议》等行业规范性文件。
学术思想
在多年的学习及临床实践中,善于学习,博采名家之长;善于思考,融会提出新知;善于总结,把握疾病规律。学术方面,喜新不厌旧,继承有创新,总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在临床工作中,既重视传统中医药的诊疗方法,又重视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既把握疾病发展的基本病理变化规律,又了解疾病某阶段的证侯特点,坚持病证结合,互相扬长补短,从而用发展的眼光认识疾病,因时因地诊治疾病。
针对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多种危险因素具有阴虚特征的研究报道及《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的经典论述,提出了“阴虚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的学术观点;针对临床中存在中西药物相互影响的可能事实,提出“中西结合药动学”系列研究思路并付诸实践,从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角度来探讨中药和西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既为中西药物合用时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亦丰富了中药制剂的药动学内容,开拓了一个研究领域;在多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实践中,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再狭窄、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等机制的认识,认识到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始动因素是一定程度的损伤和失血,瘀血是继发的病理改变,脉络不通是其病理结果,由此提出了“养血、活血、通络”的治疗方法,既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过程中,研究发现情志不遂与疾病密切相关,气滞、痰阻、血瘀是心脏X综合征的主要病机特征,从而提出了“理气、宽胸、活血”的新治法,并得到临床验证;在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研究中,总结发现了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以气虚为本,可分阴、阳,以血瘀、水饮为标,或可相兼,提出“补虚泻实是常法,用药方略要平和”的用药理念,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研制了心力衰竭中西结合分期辨治方案,并通过中央随机、多中心国际注册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并建立了“病证结合、系统分段、多维指标”的中医临床效应综合评价方法。
科研教学:
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30余年,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压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的中医及中西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及学科发展,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面上项目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申请专利1项;参编医学专著4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74篇,译文4篇,其中SCI收录5篇。带领心血管学科于2008年被确定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0年、2012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带领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 团队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和学术影响。
媒体访谈
点击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