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信息公开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媒体报道 |
2020-6-2《中国中医药报》传承中医精华 勇攀科技高峰 |
2020年06月02日 |
5月29日,一封充满暖意的回信送到了25位科技工作者的手中。这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满载着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诚挚问候和殷切期待。 在这25位科技工作者中,有三位中医药界的科技工作者的名字因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为百姓熟知。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仝小林。 作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三位院士备感激动,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肩。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肯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的贡献。三位院士对此深有感触。在武汉抗疫一线,他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挽救了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在疫情大考中检验了中医药的疗效,也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谈及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心情,三位院士表示十分激动并且深受鼓舞。 “十几天前,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和我等25位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我们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并十分荣幸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科技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殷殷嘱托,我们备感振奋、备受鼓舞。”张伯礼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要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中医药学精华,大胆吸收多学科人才,交流融合,守正创新,为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智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希望,勉励他们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极大鼓舞了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士气。 在科技工作者们看来,科学技术作为强国的命脉,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总结。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全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中医药科技从填平补齐向体系建设转变,从单一模式向多学科协同转变,从主动接轨向主体发展转变,从广泛培育向重点突破转变,科技实力持续攀升,创新平台跨越发展,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重大成果不断涌现,转化应用进程加快,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国际影响日益增强。 作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院士对于未来的中医药科技发展也有自己的期许。 张伯礼表示,通过此次抗疫实践,深刻体会到科技攻关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指示。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药基础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开放包容,融合多学科人才,开拓进取,努力开展原创性研究,丰富发展生命科学研究,为解决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出新的贡献。”张伯礼说。(徐婧 黄蓓)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