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 >> 针灸部 >> 健康知识园地
2018-1-16《中国技术市场报》全面认识中风病因病机
稿源:   2018年01月16日

  专家:中医治疗做到未病先防

  中风,即脑卒中,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主要包括脑梗死(约占70%)和脑出血。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全球每12秒就有1位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1人死于中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主任医师路明介绍,中医认为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的病证。因发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里风性善行而数变相似,古人依此类比而名中风。

  中风的病因病机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暴怒伤肝为多,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发病。

  劳累过度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亦为发病之因。

  气候变化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肝经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中医治疗中风

  针刺治疗中风的根本病机在于“肝风夹痰浊,瘀血上蒙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方义:内关,心包经穴,调理心气,活血行血;人中,督脉穴,督脉入络脑,可醒脑开窍;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上下肢经络;风池、完骨、天柱,疏调头部气血,通脑络,补脑髓。

  中药中医认为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临床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汤剂治疗及自拟汤剂活血化瘀为主。而药物多以归尾、白芍、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等药物,活血通络为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气虚血瘀是中风的主要病机。认为气虚是缺血性中风病理之本,血瘀乃本病发生发展的核心。在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本病。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由血粘稠导致血瘀,补阳还五汤或自拟益气活血方,可改善血液粘度,促进血液运行,故可取得疗效。药物多采用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水蛭、虻虫、益母草、丹参等。中成药,例如丹芪偏瘫胶囊、灯盏通脉胶囊等。

  艾灸因为艾叶的药性属辛苦温,归经为肝脾肾经,具有辛散寒邪止痛、温通经脉止血和补益温肝脾肾阳的功效。通过灸的温热效应,发挥艾叶药效的同时,还可以刺激人体体表腧穴,共奏温经通络、解痉止痛的疗效。艾灸百会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时,其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缓解。艾灸关元,具有温阳补肾固脱的作用,温阳以制阴盛,治病求本的角度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研究表明,灸患侧肢体上的穴位,温热效应提高患侧肢体局部的血供,加速患侧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血液循环,缓解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状态,主要灸患侧足三里、曲池。肩关节僵硬、上肢抬举活动受限选灸患侧肩髃;肘关节能屈不能伸者选灸手三里;肘关节能伸不能屈者选灸曲泽、内关穴;手指能屈不能伸者选灸外关、阳池穴;手指能伸不能屈者选灸内关、大陵穴;下肢能屈不能伸者选灸阳陵泉、昆仑、丘墟;下肢能伸不能屈者选灸阴陵泉、太溪穴。

  康复无自主活动能力的卧床病人,由陪护人员帮助做肢体被动活动或循经按摩,推拿肩、肘、膝、手足等部位,从远端到近端,幅度由小到大,每日2次或3次,每次20-30分钟。功能锻炼时,上肢应多做前臂、腕、指的伸展动作;下肢应多做伸屈外展动作。出现自主运动后,以自主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由健肢带动患肢,起到放松痉挛肌肉,防止肌腱韧带挛缩,维持关节活动度等作用。

  语言功能的康复语言训练要教会病人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由简入繁,逐渐强化大脑皮层,指导练习舌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语言功能的训练越早越好,要使病人保持积极的态度。脑卒中病人常伴有心理障碍,特别是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了病人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因此,应主动与病人交流,关心体贴病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绪。

  穴位按压平常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按压揉动,按压时要有一定力度,可按压三阴交、足三里、太冲、风池、内关等穴。对于中风者且具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取百会、廉泉、丰隆、风池穴采用持久、力匀、柔和的手法按压上述穴位,使之产生酸、麻、胀、重等得气效应。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位按压5分钟。对于中风呃逆者,可指压攒竹、鱼腰、承泣穴,经外奇穴鱼腰,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点处。指压鱼腰、承泣穴起到理气和胃,宽胸利膈,降逆止呃之功效。此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副作用,见效且快,可在短时间内使呃逆停止,并预防呃逆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本人或家属皆可实施。

  中风并发症的护理

  脑出血或大面积的脑梗塞后,常会并发身体其他脏器的疾病,常见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肿、褥疮、中枢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呃逆、脑卒中后抑郁等,分述如下。

  肺部感染脑部病损可能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淤血;较长时间不翻身,会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以及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等,都会促使肺炎发生。应加强护理,如每3-4小时轻轻变动病人的体位、翻身及轻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长期积贮,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不要使患者呛到,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褥疮由于瘫痪肢体活动受限,骨头隆起部位容易受压,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与营养障碍,故容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在腰背部、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为避免褥疮发生,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泌尿系感染长期卧床易导致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每天做好清洁工作,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可根据病情保留导尿管或使用抗生素,按照医嘱给予膀胱冲洗疗法。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注意固定好尿管,保持插管的局部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经常更换体位,能坐起来的鼓励其坐起来;为保持和增加膀胱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可用夹子夹住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

  下肢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患者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回流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温度高,双下肢有温差。防止脑卒中及长期卧床患者血栓形成,应加快血流速度,避免高凝状态,经常做足趾和下肢的主动及被动锻炼、使用间歇性充气压缩泵,控制血糖、血脂及一些心律失常。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度,避免肢体活动过多及腹压增高,血栓脱落否则易引起,及时就医。

  肌肉萎缩长期卧床,肌肉得不到锻炼,可出现废用性萎缩,要经常给予按摩,帮助其主动及被动运动,锻炼肌肉,一日可数次。

  便秘长期卧床则肠蠕动缓慢,排便习惯改变。可热敷或按摩腹部,吃粗纤维蔬菜、水果,必要时给润肠通便药物或加用针灸。

  中风须未病先防

  情志调摄情志的变化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态,从而导致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怒则气上”,长期性格暴躁,精神紧张,可是血压波动升高。

  顺应四时(四季)四季气候变化对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推波助澜作用。冬季寒邪当令,使气血运行不畅,易引发中风病;春季风邪当令,肝木盛易生风邪,也易发病。所以起居要顺应季节气候变化,避风寒。

  饮食调护合理饮食,首先要戒烟、戒酒。饮食习惯不佳,喜好烟酒,喜食荤腥、辛辣等可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以至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诱发中风。五脏对五味,肝-酸、心-苦、脾-甘、肺-辛、肾-咸、五味不可偏嗜。

  适劳逸、慎起居、适宜运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记者王昕莹

路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病区主任、针灸临床教研室副主任、天津针灸学会理事、针灸学会针刺手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及腧穴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主持天津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专项资金课题“头针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研究”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研究”等课题;并于2008年被医院派往阿曼皇家诊所工作,2017年到法国马赛当地的中医传统学院讲学。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医院C楼1楼8诊室),其他时间在C楼8楼针灸三病区。

  办公室电话:27432095

http://epaper.jwb.com.cn/zgjsscb/html/2018-01/16/content_8_2.htm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