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最新文章
沽上名医——刘洪涛

  策划:于铁成   执笔:苏晓华  刘瀚文

  

  刘洪涛,生于1921年,天津市人,其先祖刘锡光受业于清末津门正骨名家李成龙,擅治跌打损伤,对丸散膏丹的配制,颇有声誉。

  少年时他随祖父学医,孜孜以求,尽得家传。1946年,他悬壶津门,师从正骨名医叶希贤,他深得老师以治疗软组织损伤为特长的真传,医业大进。1957年他考入了天津中医学院(今天津中医药大学)。刘洪涛先后任天津中医学院伤科教研室主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天津市中医学会理事、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

  刘洪涛主任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医德高尚,精心治病救人,丝毫不苟,每起沉疴,不求报谢,他遵师重道,慈祥和让,深得患者的赞誉,他常说“医道万千,唯德最高”。

  刘洪涛主张对《内经》关于筋骨、皮肉、气血、经络、脏腑、精津之间的生理、病理之论述尤须熟读精研。学习中医骨伤科应须钻研《内经》,方能学有所成,发扬光大。他倡导伤科治病须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强调内外合一,治外而不知内,非其治也,对骨折的治疗,应遵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按分期施治规律,在注重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的同时,强调内外用药。如骨折后期,虚象已着,骨续不能坚,唯有益精填髓始能强筋壮骨,筋骨才得以完全康复。

  刘洪涛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对各种疑难顽症从不推诿,而是潜心研讨,不断创新治疗方法。刘洪涛曾遇到一位下颌关节单侧脱臼的患者,患者多处求医治疗未愈,痛苦异常,他接诊后施以轻柔和缓的复位手法,本着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因势利导,先行摘法,使双侧平衡,而后以巧力复位,使患者病痛得以治愈。他能破除门户之见,虚心学习各家之长,重视现代科学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他曾参与其他医院专家主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工作,并为叶希贤主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凝症手法的制定和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

  刘洪涛从医数十年,精于伤科的治则及分类,深得正骨之奥妙。其特色包括注重整体、辨证论治、内外调治、筋骨并重、术药并举、养练互补。对外伤筋骨皮肉、内伤脏腑气血及伤科杂症,按其症候特点,有所侧重地灵活运用手法、外用药、外固定等外治手法,并辨证地施以内治方药,理伤续断,内外合一、治血益精、攻补有序,加强功能锻炼,以达其治疗目的。

  刘洪涛在治伤科中十分注重诊断,认为治病易、诊断难。他在望诊时,望其神色,可确定伤势轻重与安危,观其体态可获初步诊断。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常以局部肤色的变化而确定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及时间。他在问诊中除应询问诊断中的十问外,还应根据伤科之特点,详细询问,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这样可为正确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他对伤科患者主诉的疼痛极为重视,并有独到见解,对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与发病的关系的分析,往往和病症相一致。他常说摸诊在正骨科诊断上占有很重要地位,可达以手扪之,自悉其情之妙,通过对损伤局部的触摸、按压及轻轻被动屈伸、旋转、叩击等方法,从而可帮助了解掌握病情。因此,他在临床上重视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身之望、问、摸、比四诊合参,尤为重视声、色、形、态和摸问结合的诊检法,进而可对病症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主 审: 于铁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