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最新文章
沽上名医——陈芝圃

策划:于铁成 执笔:苏晓华 程伟

  陈芝圃,字润生,河北省交河县人。1915出生,1980病逝。他禀承家训,自18岁开始随父学医。解放后,陈芝圃参加了天津市立中医门诊部(今我院前身)工作,历任我院儿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天津中医学院(今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儿科教研室主任等职。他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40余载,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多年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审慎细致,辨证精当,对不少儿科疑难重症,每多卓见,医名远扬。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在于治疗小儿外感热病擅长清凉,以祛邪为主和治疗小儿内伤诸疾顾护后天,注重脾胃。他在临床中拟方选药,独具匠心,针对小儿多发病、常见病,集毕生经验于数方之中,自创多个适应小儿特点的新方,用在临床上疗效显著。他善用经方,本着“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使用经方,屡见奇效。

  陈芝圃长于小儿外感热病的研究,他推崇“小儿发热,切需审其本元虚实,察其外邪轻重,或阴或阳,或表或里,但当彻其外邪出表,不当固邪入里”这一治疗小儿热病的学术思想,他重视“胃气为本”,对脾胃学说致力研究,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的强弱对于人体生理病理以致诊断治疗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反复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发展了这方面内容。他认为脾胃损伤,不仅可以导致小儿泻泄等内伤诸恙,而且脾弱不任六淫所侵,又可导致外感诸证。他用药寓补于消,他认为调理脾胃有消补两法,而消法教之补法用之更广泛。因此治疗小儿脾胃疾病,多以开启脾胃化源的枢机为宗旨,“寓补于消”以消食导滞、和胃益脾作为条理脾胃的主要手段,纯属补虚的方法极少运用。他将《丹溪心法》中的“保和丸”加减化裁改为汤剂,治疗小儿多种脾胃疾病,每每得心应手。他治疗小儿杂证,多着眼于脾胃,脾胃失调是导致儿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小儿内伤以脾胃失调为主,对于一些治疗较为棘手的儿科疾病,多着眼于脾胃的调治,及时顾扶,治病先顾脾胃,可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陈芝圃善用“经方”化裁,经方配伍严谨,药专效速,辨证识病贵在准确。他在临证中,本着“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使用经方,如常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小柴胡汤治疗小儿长期低热、大柴胡汤治疗小儿肠伤寒属柴胡汤证等。他博采众方,灵活运用,约方简药,创制新方。他十分重视历代各家诊治小儿疾病的思路和方法,推崇《小儿药证直诀》所载之方,以次治愈诸多儿科疾病,如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泻白散治疗低热咳喘、地黄丸治疗水肿等。在临床实践中方从病变,灵活运用。

  陈芝圃自创多个适应小儿特点的新方。如苇茎汤、三子养亲汤合方加减的止嗽合剂,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合方加减的咳喘合剂,银翘散加减化裁的清热合剂等,诸方选药精练,多则十味,少则四五味,用在临床,疗效显著。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主 审: 于铁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