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最新文章
沽上名医——李少川

策划:于铁成 执笔:苏晓华 杨常泉 程伟

  李少川是我院著名中医儿科教授、主任医师,他从医60余年,为中医儿科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患者中享有崇高声望。他长期坚持在临床第一线,致力于中医儿科研究。早年专注于小儿麻痹、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肺炎、传染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以优良的技术挽救了不少垂危病儿,深受患者的欢迎。随着这些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开展了中医药治疗小儿癫痫、肾病综合征的科学研究,其中3项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并带动儿科专科专病建设,为儿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卫生系统“伯乐奖”等荣誉。

  李少川1954年参加天津市中医门诊部(我院前身)工作。历任我院儿科主任、新医科(针灸科)主任、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天津市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天津医药局顾问、天津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天津中医>》编委。曾任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技术顾问、天津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他是全国首批500位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德高望重的李老病逝,享年83岁。

  1、深得乡亲们信赖的“小李先生”李少川生于1923年7月,河北省束鹿县(现辛集市)南小陈村人,李少川出生于中医世家,四世业医,自12岁始一直随父李冀川学习中医、阅读经典医籍、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应用。他辨证准确、施治果断、下药峻猛,经他治疗的很多病人很快得以康复,深得大家的信赖,被乡亲们尊称为“小李先生”,时时有病人远道而来点名让“小李先生”看病。

  1940年,年仅17岁的李少川随父亲去北京行医。平时除照顾父亲诊务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阅读、精读、背诵古典医籍,抄录典籍中的精华、难解的语句及常用药物,其中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及《本草》等医籍,总结读书笔记和典型病例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对中医古典医籍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他在中医学事业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能博览名医大家之长,李少川拜入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先生门下,成为汪先生的弟子。当时汪先生设诊于北京前门外西河沿191号五斗斋,每天上午他和其他同学一道随师侍诊,下午聆听汪先生授课,研讨医理医案。汪先生精究医学,博览群籍,治病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擅治时令病及胃肠病,临证强调脉舌色症互参,处方时时顾护脾胃,认为化源足、气血充,体质自能增强,学术上主张取长补短,博采众家。从师学习三年,李少川得到了汪先生的精心指点,深得汪先生真传。同时,临床中接触到的大量疑难杂症,使李少川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42年夏,李少川考取了中医师资格。

  1944年,21岁的李少川拜别汪先生,来到天津开始了悬壶行医的生涯。那时,他暂借住亲戚家,治疗对象也主要依亲友及朋友介绍。转年正式挂牌执行中医诊务。由于李少川学有渊源,师古不泥,临证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悬壶津门,颇有医名。

  2、我院儿科第一代学科带头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轻的李少川紧跟新中国的步伐,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1950年天津市各药店组织联合应诊,李少川参加了官银号松茂堂大药店的应诊工作。1951年各工厂企业单位成立劳保委员会,李少川任天津大中华橡胶厂特约驻厂医师,每日上午半天诊治病人。

  不断学习是李少川一生的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高度重视,提出“中医科学化”的号召,对中医从业人员大力培养和扶植。1951年春,卫生局主办了传染病预防学习班,李少川学习了3个月,不仅提高了对传染病的认识,政治理论也提高了一些。1954年1月三区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李少川被推举为委员,同年进入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即辞掉松贸堂诊务,上午到工厂服务,下午学习,晚间有时到协会开会布置工作。1954年7月以中医进修学校为主,成立了中医学术交流委员会,他被推举为委员。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10月,他调到市立中医门诊部(我院前身)工作。1955年12月18日,在天津中医门诊部的基础上,天津市立中医医院(今我院)成立,李少川受邀担任了儿科主任。

  作为儿科第一代学科带头人,李少川始终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强调临床医教研协调发展。他潜心研究小儿肾病、小儿癫痫、呼吸道易感儿,在80年代形成特色专科,迄今仍是我院儿科的优势病种,带动了儿科专科专病的建设,为儿科的持续发展和以后成为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科、中医儿科学博士点授权单位、博士后工作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医60余年兢兢业业不遗余力

  李少川教授一贯坚持深入临床一线,服务基层为百姓。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承担了中医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麻疹肺炎等传染病的研究、防治工作,以优良的技术挽救了不少垂危病儿;六十年代初期参加了防治“02”(副霍乱)传染病工作医疗队,在天津塘沽疫区农村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为中医药防治疫病作出了贡献。七十年代多次带领医疗队深入条件艰苦的农村防病治病。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时,李少川教授正率领医疗队在地震的重灾区宁河县工作。地震发生后,满目疮痍,余震频发。李少川教授不顾个人安危,立刻率领全体医疗队员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李少川教授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在救治伤员、防治传染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李少川教授从医60余年,前后为三代人诊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在儿科方面特有专长,造诣尤深。曾多次当选为天津市中医学会理事,儿科学组负责人,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1956年他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3年年仅40岁即被确立为天津市名老中医,1978年、1990年两次当选天津市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1990年被确立为全国首批500位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少川教授是天津市第一至六届人民代表,中共天津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4、学术思想指导实践临证经验丰富

  李少川教授擅长治疗儿科疾病,其学术思想主要源自钱乙、李杲,并受汪逢春先生影响,治疗儿科疾病时刻注重顾护脾胃,注意升降枢机,强调疏解清化,提出“扶正祛痰法治疗小儿癫痫”、“健脾利湿治肾病”、“疏解清化治易感”的学术思想,总结了小儿哮喘“勿惑于炎症,滥施寒凉,审寒热虚实,辨证治之”、“健脾利湿治疗小儿腹泻”等学术经验。根据小儿癫痫发作类型,建立了癫痫中医辨病辨证治疗体系。根据是否应用激素情况,提出了小儿肾病综合征肾病新的分类方法,强调健脾利湿法应贯穿于肾病治疗全过程,提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肾病治疗疗效,减少了肾病复发。他提出“脾虚宜健不宜补,肺虚宜疏不宜固”的学术思想。临床主张以“疏解清化、调理脾胃”法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出现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临床中既要注意到脾胃中州的调理,又要考虑到时邪留恋予以疏解清化,两者相互为用,方能相得益彰。据此研制了小儿抗痫胶囊、肾病合剂、抗感至宝口服液等系列制剂,收到良好疗效。

  李少川教授一心扑在中医儿科事业中,为我院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为培养高级中医儿科人才,为中医儿科教学改革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正是李老一生的写照。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主 审: 于铁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