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杨光
传统的儒家道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反过来却不能成立,因为每个人“之所欲”不能保证都是好事。还有,有的事情本无所谓好坏,允许个人意愿,别人是不好以“己之所欲”来推己及人的。比如,饮食滋味,爱吃辣还是爱吃酸,不可因为自己喜爱就强施于人。所以圣人不说“己之所欲,可施于人”。对于所有人都是好事情,应该提倡的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有一件事也是可以“己之所欲,可施于人”,甚至“必施于人”的,这就是解除病痛。作为医生,我们可以说“医吾病以及人之病”。
一个医生医德水平,是个人总体道德修养水平在行医中的折射,医德的培养可以来自老师及学校的教育、来自书本(古今医德高尚者的事迹)等,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即对患者病痛的“感同身受”。虽然医生的职业就是为人治病,可是为了“职业”治病的与“为自己”治病是大不相同的。当医生自己或家人患病,必尽力医治、刻苦研究,则不但医术精进,将痛苦感受在行医时推己及人,其道德境界必然升华,如此成就名医者,古今不乏其例:如张仲景,有了“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的切身之痛,才发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伤寒论》巨著,惠及百代,不愧“医圣”之名。再如,近代京城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成为一代名医,绝非偶然。他童年时代因母亲长年有病,便留心医药,遍览古医典籍…”(《中国中医药报》2010.9.6第8版)。我院王云翮先生,不但医术高超,且对患者真诚和蔼,诊治过程犹如“话疗”,患者不论老少,常“皱眉而来,开口而去”。笔者随其实习第一天,即告知为医者要医德当先,“对病人老的要象对自己‘老家儿’,年轻的要象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老家儿:北方方言,即家中父母等老人。)老先生虽去世多年,其事迹仍为患者传颂,不愧是津门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说得很清楚,对患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生做不到对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即使医术再好,恐怕也只能当一个“医工”,而不能成为“良医”,更不能成“大医”。
“感同身受”还是提升医术的好“机会”。对疾病痛苦的感受并非从书本可得到,“一指纳沸汤,遍体如刀割”,如果不是真被沸汤烫过,只能想象“如刀割”滋味。医生也是人,也会患病。医生自己得了某病,对该病的痛楚有了切身感受,比读书后“用心揣摩”深刻百倍;医生自己病了,必尽自己之所能探求病因,分析病机,斟酌立法,仔细处方遣药;一时不愈,必殚精竭虑钻研医书,查找资料,请教先生,寻访内行,搜罗验方……。一旦获愈,必对该病诊断、辩证、处方等深有体会,且终生难忘。他日遇上诊治该病,自然眼光不同。可以从患者一句话,一个姿势、动作,便知“病之根由”;处方下药,哪怕是一二味药的出入,细微的药量差别,也比他人更能“心中了了”。这样的经验体会,一定要“必施于人”,治己、治人的体会加在一起,何愁技艺不精?古今名医中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许多药物和偏方的论述都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著名的例子如“黄芩清肺热”。我们在许多名医传记中,多可读到类似记载。
当然不是说不得某病的医生就治不好某病。但如果你是医生,又不幸得了病,比起普通人来,除了要尽快解除病痛,还要把生病的体验和治病的过程当作难得的机会,技艺的提高会事半功倍。
“三折肱而为良医”,普通人是不是也可如此呢?恐怕不行:莫说“折肱”,就是感冒,风寒风热、夹虚假湿,医理蒙昧者怎能分清,随便拿着治好自己的方子就去治疗别人,这事儿悬了。
面对患者,感同身受,受益的是患者,也是医生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