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共和国中医药事业发展
苏晓华 韩莉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中医药事业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九河下梢,津门故里的天津中医药也同样经历了生存与发展的洗礼。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天津中医药不但注重继承传统,同时逐渐形成了汇通包容、发展创新的特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是植根于这方热土之中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壮大,见证了共和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的缩影,也是共和国中医药事业实现伟大复兴的真实写照。
一、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开拓创新腾飞的历程
天津鞍山西道科贸一条街上,耸立着一组高大建筑,这就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你来到医院时,鲜花锦簇,绿树成荫,一股浓郁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皇甫谧、张仲景的塑像矗立在庭院花坛中,中华医圣五行图、针灸三圣图等大型雕刻壁画装点在门诊大厅。每天来到这里就诊的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患者川流不息,医院年门诊量达到140多万人次,位居天津各大医院之首,在全国名列前茅。医院以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并拥有现代医学优势学科为宗旨,坚持突出“五专”优势,形成以针灸学科为龙头,肾内科、儿科、急症和心内、肿瘤、风湿、骨伤、推拿等学科全面发展的格局,成为津门杏林一朵绚丽的奇葩。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天津市中医门诊部,陆观虎、赵寄凡、董晓初、哈荔田、顾小痴等一大批悬壶津门,名噪京津的中医名家汇集医院,1955年12月成为天津市立中医医院,郭沫若为医院题写了院名,是天津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以鲜明的中医特色,突出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医院坚持以创新统揽全局,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率先开展业余晚班门诊,开设一日病房,扩展家庭病床,响亮地提出了突出“专科、专病、专家、专药、专技”的“五专”特色和“发展在门诊,成功在病房”的学科建设思路,努力挖掘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形成了以针灸、内科、儿科为重点,各个临床技术学科各具特色全面发展的局面。1990年迁入新址后,医院病床数增长了近3倍,各个学科得到快速发展,门诊量、病床使用率屡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医院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2000年落成开诊的国际康复医疗大厦投入使用,使医院固定病床位一跃达到1300张,住院患者来自国内各地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标志着医院实现了第二次腾飞。
目前,医院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定编病床1300张,日均住院病人保持在1700人次以上,日均门诊量达5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20年超百万人次,年病床使用率连续15年超100%。目前,医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医院设有35个临床、技术科室,设有103个专病门诊,设ICU病房、外宾病房和24个住院病区;拥有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千余台(架),总值1.1亿元人民币。现已成为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际急救网络医院、亚洲紧急救援中心(AEA)指定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同时,又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和全国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所在地。2008年,医院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的示范单位。同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研究中风病、冠心病的基地建设单位,名列16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榜首。
二、突出中医药特色,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医医疗机构
(一)建设两个临床研究基地,制定和完善诊疗标准体系
建设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制定和完善中医药诊疗标准体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重大决策。200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为重点研究中风病、冠心病的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在研究基地建设中,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出一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团队,围绕中风病、冠心病为重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自身规律,深入研究,解决中医临床研究中共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显著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形成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规范,建立和完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体系。
医院针灸推拿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是石学敏院士和韩景献教授,针灸推拿学科设针灸病床600张,推拿病床150张,病床使用率超过110%,日均门诊量达1800人次以上,先后在全国36家中医机构设立了针灸分中心。针灸学科目前已形成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研究、针刺的规范化研究和针刺治疗脑病作用机理研究等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及合并症上取得突出疗效,开展了针刺手法量学研究,形成“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大重点推广项目。在开展中医药抗衰老的临床及实验中提出“三焦气化失常”导致衰老的新理论,应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发表了SCI收录论文15篇,受到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中医内科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设有病床500张,在学科带头人张伯礼院士带领下,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心血管、脑病、肾病、呼吸和肿瘤疾病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心内科在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方面提出“脾肾气虚、痰瘀互结”病机理论,应用“痰瘀并治”的治则,制定心衰分期辨治方案,建立了中医冠心病单元诊治平台,开展中医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循证研究,力争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理论研究和诊疗技术上有所创新。
(二)突出文化特色,使患者感受中医药文化气息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医院提出了“发展事业、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办院理念,成为30余年来建设发展的核心理念,着力打造“专科、专病、专家、专技、专药”的“五专”优势,同时,高举中医药特色这面大旗,全面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形成了医院文化与医教研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局面。医院领导班子提出“科技兴院是主线,经济管理是手段,礼遇人才是根本,领导集团是关键”的医院管理新理念,在医疗服务中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向着“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北方最大的以针灸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为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院在门诊建设文化墙,设计开放式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展区,通过由医学专家、学术成就、典故著作等构成的历史画卷让人们感受到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气息。出版《沽上中医》医院文化书籍,开辟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健康教育专栏,并充分利用听觉效应让患者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使患者从就医环境、诊疗方式、服务态度上感受中医的独到之处,领略中华五千年古老文化的深邃和博大。2008年5月,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单位第二次会议在医院召开,对医院中医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医院作为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的示范单位。
(三)形成中医诊疗特色鲜明优势,为患者解除病痛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一马当先,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一大批中医药特色鲜明、中医诊疗优势突出的特色专科和特色专病,注重突出“专科、专病、专家、专技、专药”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信赖。
针灸学科在针刺治疗中风、老年期痴呆,中医治疗冠心病、颈椎病、糖尿病、肾病、血液病、肿瘤、风湿、小儿癫痫、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足坏疽,推拿治疗脊柱病等专病研究临床疗效确切,特别是针刺治疗中风、老年期痴呆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内科各三级学科以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治疗呼吸、消化、肝胆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糖尿病、甲状腺病、抑郁症等疾病为特长。儿科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常见病及癫痫、心肌炎、肾病等为特色,在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系疾病、小儿心系疾病、小儿肾及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形成优势。急症部以心、肺、脑血管疾病为主要临床研究方向,建立了具有“中西结合、针药结合、内外结合”特色的急诊救治模式,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收治率达到68%。此外,该院开设特色诊疗技术项目28项,研发院内制剂130种,制定单病种诊疗常规609项,中医药使用率达到85.2%。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收治率68%,对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病窦综合征等急危重症具有较强的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
(四)走科技兴院之路,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始终坚持走“科技兴院,院兴科技”之路,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建立了科研实验室承担全院的科研实验任务,实验动物中心已发展为目前我国最大、品系最完备的SAM鼠繁育基地,医院拥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教学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意大利卫生部共建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具备承担高级别课题的能力,引进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立千兆主干医院网,完善HIS、 LISS、OA、PACS等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数字化医院建设。
针灸推拿学科在针刺治疗中风病、老年期痴呆、痛证、针刺量化,经穴的化学基础及其作用原理,推拿治疗脊柱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1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0余项。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49项,总经费2181.8万元,创立了实验针灸学,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实验教学中心。近5年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8项,其中,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中医内科学科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肿瘤、血液病、风湿免疫病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近5年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中医儿科学科在小儿癫痫、病毒性心肌炎、肾病、呼吸道疾病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近5年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4项。先后承担了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270项。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3项。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0项。此外,医院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按照GMP标准兴建了现代化制药厂生产的“丹芪偏瘫胶囊”、“中风丸”、“651丸”和“降脂软脉灵”等中药制剂疗效独特,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以针灸学科为龙头,涌现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新一代中医专家,形成一大批中医药特色鲜明、中医诊疗优势突出的特色专科和特色专病。目前,医院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10个天津市重点专科,1个天津市重点专病。医院先后承担了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270项。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3项。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0项。发表SCI收录文章15篇,影响因子合计达13.165。
(五)薪火一脉相传,中医药教学硕果累累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凭借严谨的治学和扎实的科研实力,临床教学硕果累累。医院成立之初,陆观虎、赵寄凡、哈荔田、董晓初、顾小痴等在天津乃至全国知名的中医名家在治疗心血管、妇科等疾病方面独树一帜。如今,以石学敏、张伯礼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贯中西,医术精湛的专家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使医院的学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医院担任全国一级学会副会长2人,二级学会主委5人次,三级学会主委17人,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68人次。石学敏院士是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张伯礼院士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两个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的2个二级分会和5个三级分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1个二级分会以及天津市针灸学会的2个三级学会均挂靠在医院,拥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5门。2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分别是1989年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993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每年平均接受实习生300余人,进修生300余人次。据统计,每年有在院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达900名,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200多名,有40多批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来院参观访问,扩大了医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每年派出进修人员50多人次,参加国家级各类学术会议110人次左右,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2006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医院临床带教水平进行评估检查,在医院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实习学生获得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全优的好成绩,受到评估专家和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六)弘扬祖国医学,为中医药事业走出国门做出不懈努力
精针妙灸神韵,国医弘扬海外。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弘扬祖国医学,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不懈努力,医院的涉外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医疗合作方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瑞士等40余个国家建立了医疗合作关系,进行广泛医疗合作,承担研修生培训,医院先后派出800余人赴美、日、德、英、韩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外医疗和学术交流,先后收治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住院患者2671人次,门诊17154人次。医院还与香港联合开办中医院,与德国合作建立针灸医疗中心,与法国合作开展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并与美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协议,成批次接受来自欧美、大洋洲患者来院接受传统中医药综合治疗。
在科研教学合作交流等方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与日本京都大学及SAM学会合作开展“针刺抗衰老的研究”,与日本北里大学合作开展“针刺的脑机制研究”,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合作进行“针刺治疗痛证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目前正在与法国Geneset公司合作,开展“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分子机制研究”,与日本铃鹿医疗科学大学开展针灸中医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与德国合作建立针灸医疗中心,与法国合作开展中医针灸、推拿医疗。从1988年开始,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奖学金中医药类院校的5所接收院校之一,举办了17期高级针灸进修班,先后接收了来自59个国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高级进修生。成功举办了9届中国天津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会议,先后接受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研修生和访问学者近6000人次。医院为中医药事业走出国门做出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