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流金岁月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医一附院

  1983年,顾小痴退休改任名誉院长,石学敏任院长,1984年张广庆任党委书记,黄文政任副院长,这样形成了一个以石学敏院长为首的年轻化的领导集体。医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面对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以及我院基础设施薄弱的不利局面,及时将针灸科实行多年的科学化管理模式,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院,提出“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团结奋斗、科技兴院”的医院发展思想,从改革中找出路,在开拓中求发展。

  首先实施科学化管理,从开展便民优质服务入手,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医疗业务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医院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大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投入。为发展中医事业,科研上水平,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不等靠国家拨款,多方筹措资金购买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使我院仪器设备水平达到或超过同等规模西医医院的仪器设备水平,为中医科研现代化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医院设施设备投入的同时,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全面增强医院的医教研实力,努力使中医学迅速走向世界。

  (一)医疗科室的发展

  1979年内科分为内一科和内二科。内科医生扩大到50人,门诊没诊室7个,病床100张。刘嘉企任内一科主任,下设心血管组、老年病组、肺科组和内科急症;华明华任内二科上任,下设肾病组、血液病组、消化病组。

  1985年医院正式创建急诊科,孙静泉为主任。急诊科设在多伦道205号住院部院内八间平房里,当时设备非常简陋,一台心电图机、一台洗胃机、两台监护仪,内科八张床、针灸科八张床,收治病人以脑血管病为主。同年,医院在针灸科设立了第一间CCU病房,装备了合利格的全套中心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危重中风病人的全方位监护。1986年9月又成立了第一个基础研究室——体外血栓研究室,韩景献为研究室负责人。

  l986年开始,医院设立口腔科,初期口腔科只有许皓池一人,开展一般的口腔内外科常见病的诊疗工作,1987年张德明任科主任,科室发展到3人。

  1986年5月,耳鼻喉科建立,沈金城任科主任,聘请南开医院林文森主任为顾问,初期治疗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日门诊量30余人次。

  皮肤科前身是中医外科中的皮肤病组,由穆云汉老中医负责。1986午正式建立皮肤科,l987年穆云汉退休由姜相德任科主任,科内设有诊室和治疗室,配备有先进的治疗设备,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多种自制中成药治疗银屑病、脱发、瘙痒症、荨麻疹、白癫风、痤疮、黄褐班等各种皮肤常见病和多发病,疗效显著。其中银屑病的研究获级科技进步奖。

  消化科于l988年组建,当时有王文仲、曹鹤茹、常季云3名医生,建科初期只设门诊,1989年设立病房,床位19张,同时将胃镜室划归消化科,形成门诊、病房、胃镜室一体化的医疗体系,全面开展消化系统的临床医疗工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增生、结肠炎、溃疡病等专科特色。

  1989年成立男病科,由刘鸿玺、王喆医师组成,主要治疗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男性不孕症等,后扩建成立国医身心中心。

  1984年开始,随着医院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一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的引进,医院陆续扩建或重组了辅助科室,以适应临床与科研发展的需要。1984年,在原针灸科电生理室和内科扇扫超声心动图室基础上扩建为功能检查科,使我院成为国内第一个设立功能检查科的中医医院,拥有当时先进的B超设备,能够进行心电图、腹部B超、微循环等项检查。1989年3月,医院在本市较早引进了日本产TCT30型颅脑CT设备,并在放射科设立CT室。同年9月,化验室与科研实验科、病理室、血液病实验室合并,重组更名为中心实验部。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1985年,将成立于70年代中期的医修组正式扩建为医修科,全面负责各种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1986年,医院药厂在侯德隆主持下,院内制剂的研制开发工作也步入正轨,当年产值即达到40余万元。至1989年,医院的院内制剂已经达到50多个品种,有丸、散、膏、丹多种剂型,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疗与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增强医院的经济实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院家庭病床工作开展始于76年唐山大地震,当时病房震损,病床锐减,只能收住急危、重症病人,对于中风等行动不便,需要住院治疗的慢性病人,只能门诊治疗。为解决住院难的问题,医院提出在有条件的患者家中开办病床,派出医务人员到患者家中巡诊。改革开放后,家床很快发展起来,现经常保持在千张床上下,是住院病床的三倍。为加强家床管理,医院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会诊、评优纠错,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应患者要求我院还开展了难度较大的上门手术工作,满足行动不便患者的治疗要求,得到病人和社会的赞扬,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最先开设业余门诊

  1984年,以石学敏院长为首的医院领导班子在当时政策尚不到位,对新生事物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大胆决策,开设业余门诊,方便患者就医,由此正式拉开了医院改革的序幕。实践证明,这在当时全国卫生界独树一帜的决策,不增加国家一分钱投资,给许多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很好地解决了病人就医难、住院难的问题。天津市统计局经明察暗访得出结论,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没有增加人员和设备的情况下,此举等于增设了一个有300张床位的医疗机构,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卫生部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卫生部、人事部、财政部向全国联合发文,肯定了业余门诊服务,使一附院的“业余晚诊”得到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1984年跨入全国重点医院行列,85年卫生部授予我院“突出中医特色先进单位”。88年卫生部授予石学敏院长全国医疗行业优秀院长和市级劳模称号,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党的生活)均做过专题报道。1988年卫生部授予我院先进单位称号。

  (三)专科专病研究逐步深入

  1984年开始,按照石学敏院长“以科研促进医疗、教学水平全面提高”的发展思路,医教研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科专病不断拓展,科技成果日渐增多。针灸科在弘扬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和开展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的同时,对20余种专病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内科的阮士怡主任主持成立心内专科,以冠心病心绞痛为研究重点,其代表方剂降脂软脉片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衰老作用。柴彭年、黄文政开设肾脏疾病专科,对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泌尿系结石等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疗效显著。牛元起医生主持成立热病专科门诊,开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厥脱证的研究。刘淑珍医生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这一中老年常见病,成立支气管炎科。在外科,胡慧明主任运用祛腐生肌法治疗疮疡,已经形成专科特色,还研制出乳头内陷矫正器,获国家专利证书。儿科的李少川主任和陈宝义医生分别主持成立小儿癞痫、小儿心肌炎专科门诊,成为日后儿科的两大科研主攻方向。

  1978至1990年,我院先后承担7项卫生部,30项天津市、市卫生局和中医学院的科研项目,其中5项获奖。86年石学敏院长主持“针刺手法量学的研究”课题获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学技术二等奖。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90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1978至1990年间出版著作有刘天成等《竹管疗法》、《针灸配穴》,刘嘉企等《中医内科》、《中医解难内科分册》,石学敏等《实用针灸学》、《中国当代实用针灸临症精要》、《针灸治疗学》(中医专业大学教材)

  (四)扩大医疗阵地

  1988年5月12日我院白筹资金开设了宜兴埠分院。分院由各科抽调的109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杨葫成任院长、李金亭任副院长,设针灸、内、外、妇、儿、皮肤、口腔等12个诊室和病房,并配备颅脑CT、B超、胃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仅1989年,分院的总门诊量即达7万余人次,收治688位住院病人,经济收入达到200余万元。分院的设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市郊居民和农民的就医难问题,而且也使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得到了基层锻炼,同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发展中医事业作了一次有益尝试。

  (五)石学敏教授成为天津市第一位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继阮士怡、柴彭年等成为我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后,内科、儿科、针灸科、外科的李少川、胡慧明、石学敏、黄文政、伊永禄等10多名专家教授陆续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至1989年,先后培养出中医学硕士40余人。

  本着“发挥中医特色、突出中医优势”的办院方针,我院在完成大量临床医疗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又承担起天津中医学院各届本专科生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学、针灸治疗学、骨科学、推拿学等学科的教学与临床实(见)习工作,成为天津中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

  1987年,天津中医学院针灸学科被批准成为博士点,石学敏教授成为天津市第一位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标志着我院正式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级中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此外,1985年,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医院正式开设了附属中专学校,先后设立了护士专业、中药专业与推拿医士专业,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适用型人才。

  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是我院始终坚持的重要措施,仅1989年全院就送出学习进修91人次,学费支出达8.3万元,人均近千元,是过去三年支出的总和,各科室在职培训和学术讲座也普遍开展起来。

  (六)召开第一届国际针灸会议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认知度的不断提高,我院积极开拓对外学术交流与医疗合作,先后在加蓬建立了针灸按摩诊所,与日本牧田医院、联邦德国中国传统中医研究院建立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与中医学院在加拿大开办针灸学院。截止到1990年,先后接受日本、美国、法国、联邦德国等16个国家的128名留学生,共派出42人次出国进行讲学和技术交流。由中国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石学敏针刺手法系列》1-5辑,被先后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语言发行。

  随着医院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医疗合作不断扩大,工作量的迅速增加,医院于86年成立了外事办公室,齐颖娜任主任。能承担日、英、法、德等语种的临床教学口译和笔译工作。

  1989年5月,在石学敏院长的主持下,第—届中国天津国际针灸临床学术大会在我院召开,来自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交流论文100余篇,我院宣读论文达50余篇。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对我院十年来对外学术交流成果的检阅,标志着我院针灸学科在世界医学界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正在全面走向世界。截止2004年3月已开办8届,共发表论文1046篇,大大提高了我院在国际上的影响。

  (七)医院在鞍山西道新址的建设

  随着我院针灸学科的异军突起,卫生部与天津市决定将我院建设成为以针灸、外科为龙头,既有中医特色,又有现代化设备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1985年,鞍山西道新院址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鞍山西道新院是卫生部在全国建设的七所示范中医院之一,该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三万七千四百多平方米,设计定编床位600张,日门诊量4000人次,包括病房主楼、门诊楼、综合楼和后勤、供热、食堂等辅助楼群。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主 审: 于铁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