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历史典故 >> 历史典故
朱丹溪论痛风
        朱丹溪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善汲诸家之长,因而认识到江南依山傍海,地土卑弱,“始悟 ,湿热相火为病甚多” ,“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故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他看到当时医家盛用辛燥之《局方》,深感与临床实际不符。力主在治疗原则上应滋阴降火,勿妄动相火,开滋阴清热之先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风病发生的条件,丹溪在 六、七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明之故,此其三。   
        在《丹溪手镜》中,作者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二者非同一病症。《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寒、有湿、有热、有痰之不同 ,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从组方遣药看 ,是将清热燥湿之二妙散,泻火行水之龙胆、防己,活血祛瘀之桃仁、川芎,燥痰祛风之南星、白芷,祛风通络之桂枝、灵仙,消积和胃之神曲于一炉,共奏疏风祛寒宣于上,清热利湿泄于下,活血祛瘀,燥痰消滞调其中,以达到三焦同治之目的。当今,我们有必要了解其思路,但决不能不加化裁地用古方以治今病。
  《丹溪心法·痛风》中列举了分别体质和不同证候的加减用药 ,对我们研究防治痛风病有很大的启迪。如治酒湿痰痛风、气实表实,骨节痛风、阴火痛风等,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宣传信息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专版
主 审: 于铁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