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医林聊斋
上工治未病
2024年06月14日
于铁成
 
    《鹖冠子·世贤》记载了这么一段谈话: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王曰:“善。”
    扁鹊是战国时期声名显赫的神医,司马迁作《史记》还专门为扁鹊立了传,可是在魏文王问他兄弟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时,扁鹊却认为自己远远在两个兄长之下。这是因为其长兄是在病人疾病的症候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把疾病除掉;其二哥则是在病人的疾病还仅仅出现在肌肤表层的时候就把疾病除掉了,而自己则是在病人疾病危重的时候才去救治,虽然名气要比两位兄长大得多,但医术却不及他们。《黄帝内经》中将医生划分为“上工”与“下工”两个等级,“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下工” 则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医生了。《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进一步强调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内经》这一理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也突出了预防在先的主题。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在疾病发生之前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更重要的是当一些疾病有苗头出现的时候,高明的医生要及时觉察及早治疗。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任何疾病在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苗头出现,有些苗头并不能够轻易察觉,高明的医生必须会抓住蛛丝马迹及早治疗。号称建安七子的著名诗人王仲宣,素与名医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发现他身上潜伏着麻疯病。于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必须早点医治,不然到了40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劝你还是先服几剂五石汤及早治疗。”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并没有感觉自己有什么病,很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张仲景是在吓唬自己,所以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二人再次相见时,张仲景问他:“你服过药了吗?”王仲宣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些药吧,不然后果很不好。”可王仲宣仍然不信,不肯服药。果然20年后开始脱眉,脱眉后一百多天,不治身亡。可惜这位才子年仅四十一岁,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所谓的“既病防变”,就是在疾病发生以后要及早遏止病情向深处或向其他部位转变。《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所以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传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这是中医一贯的治疗思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