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医林聊斋
中医脉诊的由来
2024年06月14日
于铁成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到了朱紫国。恰逢国王张皇榜求医,孙大圣揭了皇榜,为国王“悬丝诊脉”后说:“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而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病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华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这一大段描写相当精彩,尽管“悬丝诊脉”有些虚妄,但把中医学切脉之精要、症状、主何脏腑疾病说得在情在理,如无相当医学根底是断然不行的。
    脉诊也属于中医特色之一,起源很早。所谓脉诊中的“脉”值得是人体的经脉,也就是通常说的经络。最早的脉诊方法是沿着人体经络走行的部位,从起始到末尾进行触摸诊察,叫做“全身遍诊法”。这种方法是让病人脱光衣服,沿着经络偱行的方向触摸,看看这些部位的皮肤是光滑还是涩滞、是寒还是温。遇到有脉搏动的地方,还要认真体验一下搏动的情况,看来诊一次脉还挺麻烦。后来开始简化诊脉的部位,选取了头部、手部和足部三个部位,每部又分天地人三部,称为“三部九候”法,这种方法也属于“遍诊法”,但比那种把全身都要摸过来的方法简便多了。再后来,又进一步简化成为诊察寸口(桡动脉)、人迎(颈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脉的方法。现在中医使用的诊脉方法叫做“独取寸口”法,即手掌后,腕部桡动脉部位。古时将上肢掌心一侧,从腕横纹至肘横纹一段距离称为“一尺”,按照这种比例,腕横纹后一寸处称为“寸口”,这个部位可以摸到桡动脉的搏动。中医又把这个部位称为“脉口”或“气口”。
    寸口诊法始见于《素问·五脏别论》,在这一篇里提出了“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的理论,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经过的部位,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从这个部位可以诊察五脏六腑气的变化。主张独取寸口是《难经》,但当时这一主张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才推广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遍诊法和三部诊法两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
    中医诊脉凭的是医生指下的感觉,是一种脉搏纵横形变及充盈状态的感觉。通过这些指下的感觉,可以推导脉搏中流体变化的数值以及推导脉搏形变的原因。脉搏的变化与心脏的功能及流体的压力、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流体量与质的变化及疏导管道质量的变化,对脉搏形势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变化都具有物理传导的科学依据。但是,脉象中所指的阴阳、寒热、虚实等涵义与具有科学依据的流体力学理论尚未有科学性的沟通。
    王叔和《脉经》将脉象归纳为24种,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其中描述脉率的有数、促、缓、迟等;描述脉形的有芤、弦、紧、革、细、软、弱、虚、散等;描述脉势的有洪、滑等,基本包括了循环系统生理、病理所能出现的脉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