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杏林文苑 >> 医林聊斋
是药三分毒
2024年06月14日
于铁成
 
      中药有毒性,这样的“新发现”使不少患者对中药心怀畏惧,也给持“取消中医”论者提供了武器。
 
    其实中医从一开始就没有否认中药是“毒药”。《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对此,日本著名的汉方医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指出:“毒药二字,古多连称,见《素问》及《周官》,即总括药饵之词。”
 
    中药有毒性,我们还敢吃吗?中药的治疗作用是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的,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神农时代人们尚不知“树艺五谷”,食物的来源只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由于饥不择食,只要是能够获得食物的手段,人们无不采取,这当然要付出中毒、甚至死亡的代价。这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称为“神农”,他“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治所避就”,说明此时人们已经知道哪些东西无毒可以食用,哪些东西有毒不可以食用。
 
    古代毒药概念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对于那些有毒的东西,古人并没有望而却步,相反却从中寻找出治病的效用。当时服用这些有毒的东西治病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礼记》说:“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看来君王吃药前,侍臣要先尝一尝,老子吃药前,儿子要先尝一尝,吃药之前是先要做“人体试验”的。后来人们又发现,有些“药物”,只有表现出毒性反应才会有治疗的效果,《尚书·说命》中说“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服药以后,没有两眼昏花、晕晕乎乎的感觉,病就不会好。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是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在这本书里,把药物按照大毒、小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可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下品大毒,可以“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看来“毒药”是常用的祛除病邪的主要药物。
 
    提起“毒”字,人们往往本能地产生一种畏惧感,尤其看到某些药品或化学试剂的标签上,“毒”字的旁边还常常画有一个骷髅的形象,更会感到死神的威胁。怎么看待这个令人恐惧的“毒”?《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本义是害草滋生。东汉郑玄注《周礼》说:“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 看来治病的药大多数都有“毒”。“毒药”对人体的伤害,大体可以有这么几种,一是吃下去以后,人体产生各种不适,例如呕吐、腹泻,晕眩等;二是造成某些器官的损害,如耳聋、目盲等;三是造成人体功能的衰竭乃至死亡。现代的西药难道就没有这些副作用吗?
 
    长期以来人们对“毒药”和“良药”在认识上的区别,是以吃了以后对人体有没有伤害为标准的。如果是这样的标准,那么毒药和良药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究竟是毒药还是良药区别在于用途,同样一种药,用在这里是一剂良方,而用在别处或许就截然相反了。大家都知道砒霜是剧毒的“药”,但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砒霜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能够起到很多作用。美国肿瘤专家塞缪尔·韦克斯曼说:“人们总是害怕砒霜中毒而死,并认为它是产生肿瘤的原因。但追溯到希波克拉底时代(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名医,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被称为西方医药之父),它就以这种或那种形式用来治病。砒霜的药用达到顶峰时期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药师都会使用这种药品。”现在已经证实用砒霜可以治疗血癌。大家公认维生素是补养的良药,许多人过份迷信维生素的功用,可是医学专家却一再告诫人们,超量服用维生素会对身体有害,容易打乱新陈代谢过程,破坏氨基酸的合成,导致精神失调和心理障碍等病症,还会使人们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危险性增加。正好应了前人一句话:“万物均为毒药,万物又都是良药,全在于你用多少,用在什么地方。”
 
    中医在两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大量有效的减低药物毒性的方法。例如对某些有毒药物的炮制;中药处方中各种药物的配伍;以及在用毒药攻邪时严格掌握用量和时机等。《内经》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中病即止,且不可过用。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03号

Baidu
map